2008年10月14日 星期二

美哉金針花海-台東縣太麻里鄉


▲金針花海--台東太麻里 (圖中model為Gigi)

摘要
    八月底至九月為台東金針花開時期。帶著姪女Gigi,坐著南迴鐵路,來到太麻里車站。搭上遊園公車,一路往金針山上行。忘憂谷是此時期金針花開最茂盛的地 點。至這裡海抜1300公尺的雙乳峰後,沿路回車站。再和Gigi走到市區,買了超大超甜又便宜的釋迦,忍不住在第一曙光園區的海邊,吃了熟透的釋迦,真 讚哪~
x x x

日期:2008/8/30
天氣:晴時多雲
風景優美度:★★★★ (5顆最佳)
路徑困難度:★★★★ (5顆最難)
路程:40.2Km
累積高度:
1400m (*估計*)
最高度度:1350m

路徑:
    太麻里火車站 >  金針山 (返回)

319章戮:
    台東縣07太麻里


▲今日地圖。從太麻里火車站出發,搭乘遊園車,一路直上雙乳峰(最高點)


    每逢八月中至九月,為台東太麻里金針花開時期,Jupiter當然不能錯過囉~ 原本計畫要騎著Birdy「柑仔」上來一探,姪女Gigi跟著來,於是將行程改為搭遊園公車。


▲高度圖。平均坡度6.5%


    雖然沒有騎單車,但還是記錄一下高度及路徑,供格友參考;看來也是一段頗具挑戰的路段~


▲太麻里火車站前,等遊園公車


    搭上早班的南迴鐵路,來到太麻里車站,打電話呼叫政府合法立案的遊園公車。此時有許多遊客也在搭乘這一班車,一趟來回350元/人,又由專業的介紹,有興趣請看[參考文件2]。這裡的遊園公車管制非常嚴格,2~3位警察在抽查是否為合法業者,是否有安全措施,相當盡責。司機先生說:真的抓得很嚴,有同僚因此違規,被罰數千元;而且這裡開遊園公司是要上課的,許多原住民司機因為未去上課,而無法合法搭載乘客~


▲屋頂上的曬金針


    離開太麻里市區,坡度就一路陡上。在青山農場之前,都還是雙線道。園車在青山農場附近的休息站休息,Jupiter買個土產做為午餐 (園車不供應午餐)。在這裡看到第一朵金針花,但還不是盛開。


▲忘憂谷 (左上)招牌 (右上)金針花農 (左下)金針料理 (右下)賞花專車


    金針花別名很多,但是最常見的是「忘憂草」,不難想像,看著這片黃澄澄的花海,加上綠地藍天,真是解憂忘勞的良藥啊。賞花專車停的這站--「忘憂谷」,正是此時金針花開最茂盛的地點。現場還有金針花農正忙著採收金針花,一朵朵放在後袋。


▲忘憂谷的金針花


    其實台灣的金針花的農業價值已漸漸競爭不過對岸,致使金針花農紛紛棄守。然而台東觀光業興起,政府對於金針花農採以觀光補助--亦即補助種植不採收作為觀光用途的金針花田。若非如此,號稱「一日黃花」、「一日美人」的金針花,可不是這麼容易一睹風采~


▲忘憂谷的金針花海


    綠地一片,點點黃花,時而山嵐闖入,若隱若現;時而霧氣消散,驚艷四起,此等美景只待有緣人哪~


▲最高點1340公尺-雙乳峰~(左上)雙乳峰 (右上)雙乳峰之千禧亭 (左下)一等三角點 (右下)金針花


    開車繼續向最高點前行,沿途司機說我們很幸運,這星期才開始盛開,而且通常先從山頂開花,密度較高,是最漂亮的時侯。到達這裡的最高點--雙乳峰,賞花專車恰停在雙峰之間,司機戲稱,我們正停在乳溝中~ 「雙乳峰」不難想像,就是雙連的山峰,山峰頂各有曙光亭及千禧亭各一座。其中千禧亭還有一個難能可貴的「一等三角點」


▲山頂的金針花


    山頂的金針花雖不茂盛,但挺立在最高峰中,俯望山坡,更顯得高貴~ 除了金針花外,這裡還有鏽球花可欣賞喔~


▲石頭屋前的曬金針


    離開雙乳峰後,來到石頭屋。這裡屋主為苗栗客家人,採用客家傳統建築興建石頭屋,屋主很好客;屋前曬滿了金針,山坡上亦保留了一大片金針花。來這裡的人相對較少,要看金針花海,這裡亦不可錯過


▲超甜大粒的台東釋迦 (品種「大旺」)


    下午2:00回到太麻里火車站,感謝司機先生沿路詳細介紹台東的人文、地理風情;Jupiter和Gigi挨著肚子,走到市區的7-11,進補午餐;恰巧對面看到碩大的釋迦,當然不能錯過這個美食。詢問下,農民這批已被網購一掃而空,最後剩下一些,賣像也許不太好看,但一樣好吃的「大旺」釋迦,最後老闆娘以一顆30元低價賣給Jupiter;而老闆看見Gigi很可愛,還再贈送兩顆熟透超大的釋迦。Jupiter和Gigi滿載釋迦,到達「第一曙光園區」的海邊,雖然欣賞不到台灣本島第一線的曙光,但吃到台東第一的超大香甜釋迦~爽啊~ 兩人心滿意足踏上回家旅程

後記:
    這篇遊記的model Gigi是Jupiter的姪女,很上相唷,當天還有遊客要拉著Gigi一起照像~

Picasa地圖照片,請按我(http://picasaweb.google.com/jupiterhu/080830)
Yahoo照片,請按我(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upiter-hu/gallery?cfid=137&act=&fid=137&nfid=&yuid=jupiter-hu&page=1&.crumb=%2FarkC.PWTts)


延伸閱讀:
  1. 洛神花鄉-台東縣金峰鄉 - Jupiter's Blog (Birdy愛上319鄉)
  2. 深入野生動物棲息地的利嘉林道-台東縣卑南鄉
  3. 南迴之旅-屏東枋寮至台東大武

參考資料:
  1. 台東太麻里金針花季~黃金傳奇搜密 http://travel.network.com.tw/tourguide/mtravel/weekend/311.html




, , , ,



Powered by ScribeFire.

2008年10月4日 星期六

三峽祖師爺廟-台北三峽鎮





▲歷經五十年整修,灌注李梅樹先生的極致功力--三峽祖師爺廟



摘要

三峽祖師爺廟是北部旅遊熱門景點。而Jupiter卻是第二次過來。以樹德家商為起點,跨過大漢溪,進入土城,看到今日台灣產業的巨擘-鴻海公司,不禁肅然起敬。進入三峽鎮,在祖師爺廟內參觀多時,再轉往乾淨整齊的三峽老街。隨後再前往鶯歌陶瓷老街,收隊回樹林,中途經過台北-新竹唯一日據時代的火車站-山佳火車站。



x x x



日期:2008/8/24

天氣:

風景優美度:★★ (5顆最佳)

路徑困難度:★ (5顆最難)

路程:32Km

累積高度:
130m

最高度度:77m




路徑:

台北樹林(樹人家商) > 土城 > 三峽 > 鶯歌 (陶瓷老街) > 樹林



319章戮:

台北縣12樹林 > 台北縣15土城 > 台北縣14三峽 > 台北縣13鶯歌





▲今日地圖。由樹林家商出發,跨過大溪,順時針至三峽,再轉往鶯歌,再回到樹林




「319鄉鎮」即將於8月底到期。Jupiter趁最後機會,一掃台北縣。由樹林鎮出發,目標為三峽祖師爺廟的簡單行程。在樹林家商缷下柑仔「Birdy」踏上旅程。帶上網支推薦的「冠廷水前包 」,一個一口,一個5元,味道還不錯~





▲土城鴻海公司的總部




跨過大漢溪後,即進入土城市。土城的特色在哪裡呢? 山區的桐花是台北地區重要五月雪的地點,但現在(8月)季節已過,Jupiter沿著車流繁忙的台3線騎,終於看到--鴻海集團總部--土城廠。郭台銘先生強勢領導的風格,發人省思的「郭語錄」,網路還有人戲稱「爆肝中心」...但就Jupiter所知的鴻海員工,對公司的向心力很強,能在鴻海集團裡學習很多事,故才會如此賣力。是不是公司的壓力,還是員工自我奮發,見仁見智吧。





▲三峽祖師爺廟




「三峽」地名原為「三角湧」,因舊時為三峽、橫溪、大漢溪匯流之地得名。 「河港」在舊時重要市集,因茶、樟腦、木材和媒集散地而繁榮,也因為運河運輸及產品減產而沒落。但也由於此歷史,老街保存原貎得以重現。



三峽祖師爺廟是Jupiter今日目標。自清朝乾隆以來,歷經三次人為、自然破壞,最後一次重建始於1947年。起因為二次世界大戰後,被日本派去當傭兵的三峽子弟均平安歸來,三峽鄉親認為是祖師爺保祐,故由當地藝術家李樹梅先生接任興建工作。李先生畢其一生功力,把傳統雕刻發揮得淋漓盡至,而有「東方藝術殿堂」美名。國外人士來訪,莫不稱奇讚賞。





▲祖師爺廟的精華在於透刻深達3-4層的龍柱,徐徐如生




李樹梅先生以他一生最後三十六年時間,投入在祖師爺廟興建中,其精華在於上百根龍柱中,多數透刻度達三、四層,特別是中殿正面的三對。每根龍柱都得花上一千多個工作天才能完成,結合藝術與毅力的結晶啊~



從李先生開工以來,至今已五、六十年,興建工程乃然在進行中。然而Jupiter卻在網路上看到三峽祖師爺廟興建勘憂一事。原因為原班的雕刻師已於十多年前遭資遣,雕刻工作開始交由外包製作,與原先的雕工相比,差異甚多。文化資產是象徵一個國家對自我認同,德國的德列斯登(Dresden)的Swinger是一個很好的借鏡--二次世界大戰被英軍炸至全毀,戰後德國人卻完全依原樣興建回來。台灣的歷史也許沒有像德國那麼長,認同感也許不那麼高;但台灣的美,應該在深層的文化內涵表現,才能真正讓國外旅人一再回味。台灣需要李梅樹先生這類對文化堅持的藝術家。





▲乾淨整齊且較少商業味的三峽老街(左上)全神貫注的定點陀螺 (右上)古色古香的菒室 (左下)切冰塊吔 (右下)曼陀鈴與吉他和奏老歌




三峽老街就在祖師爺廟附近。入口可以看到舊名「三角湧街」。整條老街寬廣有序,雖建築有重修,但不致於過於矯飾;雖有商店,但不致於銅臭氣息過濃。



在三峽老街你可以看到定竿陀螺隊的表演,但就像當地人的運動。吉他與曼陀鈴的合奏一曲曲老歌,讓Jupiter享受一段懷舊藝術,忍不住鼓掌叫好;愛嬌姨的復古冰果室、與當街鋸冰塊在在保存舊時生活模式。老街過度保護與過度商業化都不是呈現老街文化普及化的好方法,而三峽老街的作法,復古又不矯柔造作,是Jupiter看過目前台灣老街保存最合宜的地方。





▲正宗牛角麵包老店,市場太擠,無緣哪




在老街上不免有一些標榜「正宗牛角麵包」、「最老牌牛角麵包」,依Jupiter經驗,「外行吃廟口,內行吃巷口」,這句俗諺可信度頗高。果然在菜市場信義街巷口內--「福美軒」看到大排長龍的隊伍,來買牛角麵包。可惜,市場內人太多,Jupiter又不敢將Birdy「柑仔」放在外邊停車場,時間又近中午,只好眼巴巴的望著離開了...有吃過的格友來評價一下吧~






▲三鶯大橋上的大漢溪,奇異的河床~






▲鶯歌陶瓷老街





鶯歌陶瓷老街並非此行重點,然而Jupiter覺得鶯歌陶瓷的歷史演進還挺有意思。清朝時期,因這裡的鄰近桃園黏土產區,當時水路交通發達,而成為陶瓷發展的好地方,以供應日常陶瓷(如花瓶、盤子)及建築陶瓷。1950年代台灣開始出口藝術陶瓷,近年來高質化的工業陶瓷(如馬桶衛浴、揚聲器)興起,鶯歌鎮成為多樣用途的陶瓷重鎮。





▲樹林市的木造火車站-山佳車站





沿著縣道114號北上,回到出發點--樹林市,尋找著樹林市的特色點。恰經過山佳火車站,Jupiter和YSL對日式火車站都有一種情感,因為曾騎著Birdy,追逐著海線五個木造火車站 (追分車站 另述)。山佳火車站建於日據時代,是目前台鐵在台北至新竹這一段唯一日據時代的火車站,在北部一片翻修舊車站中,因列為縣級古蹟,得以免於改建命運 。





在最後的319鄉鎮倒數時刻,完成台北縣南邊鄉鎮,Jupiter還得加緊趕工啊~




Picasa地圖照片,請按我(http://picasaweb.google.com/jupiterhu/080817)

Yahoo照片,請按我(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upiter-hu/gallery?cfid=135&fids%5B%5D=135&fids%5B%5D=135&fids%5B%5D=135&fids%5B%5D=135&fids%5B%5D=135&fids%5B%5D=135&fids%5B%5D=135&fids%5B%5D=135&fids%5B%5D=135&act=&fid=135&nfid=&yuid=jupiter-hu&page=1&.crumb=yT%2Fi094hiEv)



參考資料:





  1. 樹林山佳車站 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hsu-042/article?mid=1728


  2. 三峽祖師爺廟,前途堪憂 http://www.geocities.jp/skytenky/1/h03213.html

  3. 鶯歌陶瓷歷史 http://yingo.area.com.tw/is_cn.cgi?areacode=in029&ID=cn-j07-1&CatID=2




















2008年9月3日 星期三

魚之鄉-高雄沿海鄉鎮




▲Jupiter想起英文歌-「揮著翅膀的女孩」的歌詞-lift me up to touch the sky



摘要

高雄濱海地區為典型的漁港城鎮為今日重點。從岡山車站出發,先往西南方至梓官鄉,熱情的鄉親,騎著摩托車引導Jupiter參觀農村。再繼續往北至虱目魚的盛產地--彌陀鄉,再至石斑重要產地--永安鄉。往北再接茄萣鄉的新景點-情人碼頭。再自盛產烏魚子的興達港參觀。最後到達台南保安車站搭火車返回崗山車站。



x x x



日期:2008/8/17

天氣:

風景優美度:★★★ (5顆最佳)

路徑困難度:★ (5顆最難)

路程:54Km

累積高度:
180m

最高度度:27m




路徑:

岡山火車站 > 梓官鄉(蔬菜集貨中心) > 台17線 > 彌陀鄉(虱目魚) > 縣186號 > 永安鄉(石斑)

> 高20鄉道 > 台17線 > 路竹鄉 > 路竹鄉 (烏魚;景點:情人碼頭、興達港)

> 台17甲 > 湖內鄉 > 台1線 > 台南仁德鄉 (保安車站)



319章戮:

高雄縣08岡山 > 高雄縣06梓官 > 高雄縣05彌陀 > 高雄縣04永安 > 高雄縣03路竹

> 高雄縣02茄萣 > 高雄縣01湖內





▲今日地圖。由德安路出發,順時針繞一圈




「靠山吃山,靠海吃海」是台灣傳統的生活。高雄沿海地區為典型的漁港,從北至南--茄萣鄉、永安鄉、彌陀鄉,其「鄉魚」依次為烏魚、石斑、虱目魚,而使得這三處漁村各顯不同特色~






▲梓官鄉。 [左上]鄉親劉先生帶路 [右上]蔬菜田 [左下]蔬菜集貨場 [右下]劉先生(左)與Jupiter(右)合影




梓官鄉特別的漁港在於兼具漁業及農業(南台灣蔬菜重要產地)。「梓」為「木匠」的意思,「官」即為「師父」,意思是這裡曾是造船發達的地方。在農業方面,耕地的1/3都是種植蔬菜,因此Jupiter到達梓官鄉後,就四處詢問「農會蔬菜集貨場」(319鄉鎮地標)。恰巧在7-11前詢到梓官鄉民劉先生,劉先生很熱情騎機車帶Jupiter環繞蔬菜田,並四處介紹。在梓官鄉騎了10多公里的路,回到7-11前,劉先生建議Jupiter繼續往前,一直到高雄-台南邊界的黃金海岸,那裡很漂亮~ 拜別了劉生先後,Jupiter沿台17線北上。





▲彌陀鄉 (左上)彌陀鄉地標 (右上)全鄉信仰中心-彌壽宮 (左下)興義魚丸(右下)虱目魚丸




 
進入彌陀鄉,立刻看到兩項地標-- 以「虱想起」代表鄉魚--盛產「虱目魚」;另一為全鄉宗教信仰--天上聖母。在彌陀鄉以北,四處林立漁塭,面積高達六百公傾,其中虱目魚就占一半! 而這裡也舉辦多年的「虱目魚文化節」,可見虱目魚對彌陀鄉的重要性。



虱目魚的名稱來源傳說是鄭成功登台之時,漁民獻此魚,鄭成功問:「什麼魚」,而後人稱國姓爺賜名,故採音近的「虱目魚」為名。而虱目魚另一稱為「國姓魚」,可見虱目魚與鄭成功有密切關係。來這裡就要吃當地名產--虱目魚丸,這裡的虱目魚丸是用新鮮的虱目魚背做成的,據說吃過這裡魚丸,就吃不慣外地的魚丸。Jupiter騎單車在烈日下,恐怕無法帶此名產回家,只好眼巴巴地望著別人大包大包的買走虱目魚丸,空手離開...
下次再來吧~





▲永安鄉-[左上]鄉魚-石斑 [右上]石斑釣魚場 [左下]像農田的魚塭 [右下]紅樹林-海茄苳




全台60%石斑魚來自永安鄉,石斑不愧為永安鄉鄉魚~ 這裡和一般漁村很不一樣,遍佈釣魚場;不僅如此,還有許多釣具店,顯然是為了石斑磯釣而設立的。



永安鄉還有寶貴的生態紅樹林,這裡的紅樹林主要為「
海茄苳」為主,是台灣西岸地區「海茄苳」最密的地區,而成為保育人士重要的地點。





▲茄萣鄉情人碼頭 (左上)CT271蒸汽火車頭 (右上)情人湖 (左下)環湖步道 (右下)景觀堡壘




茄萣鄉的情人碼頭設定為媲美淡水漁人碼頭,以白色斜頂、風帆造型特色的「高雄之眼」為中心,設立於興達港邊。Jupiter到這裡時,參觀遊客極為稀少,也許叫情人碼頭吧,只限少數情侶遊玩 :D 其實建築物整治的相當不錯,不過地點是外包給外單位辦活動,之前因高雄大學活動剛結束,下一個承包活動在九月中的中秋節,使得這個月變得空蕩。不過人稀少也好,可以獨享這片寧靜的美景。





▲茄萣鄉興達港-烏魚





興達港為大高雄第二港口,這裡盛產有「烏金」之稱烏魚。每年11月至1月為烏魚季,這裡就像觀光漁港一樣,林立著海鮮餐廳。烏魚季到的時侯,可以來這裡預約「烏魚大餐」。





▲湖內鄉鄉公所





離開茄萣鄉,往台17甲線,進入湖內鄉市區。湖內鄉鄉公所造型很別致,白色的建築,配上木材色網格~ 湖內鄉曾是潟湖,後陸地漸外擴,形成今日的湖內鄉。








▲保安火車站-木造日式火車站




再繼續接往台1線,越過高雄-台南交界的二仁溪,尋找今日的終點--保安車站。Jupiter & YSL對於日式木造車站都有一種感情,因為曾騎著單車,沿著台鐵海線,追逐著沿線木造車站 。南部的木造火車站倒沒有一一拜訪,但看到保安車站的木造風格,就有說不出的親切感。而保安車站和永康車站間的車票,就是「永保安康」的意思,來這裡買車票保平安。搭上火車,再回到崗山車站,結束了今日魚之鄉旅程。



Picasa地圖照片,請按我(http://picasaweb.google.com/jupiterhu/080817)

Yahoo照片,請按我(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upiter-hu/gallery?cfid=135&fids%5B%5D=135&fids%5B%5D=135&fids%5B%5D=135&fids%5B%5D=135&fids%5B%5D=135&fids%5B%5D=135&fids%5B%5D=135&fids%5B%5D=135&fids%5B%5D=135&act=&fid=135&nfid=&yuid=jupiter-hu&page=1&.crumb=yT%2Fi094hiEv)



參考資料:





  1. 梓官鄉 http://www.319.com.tw/VillageAction.do?no=193


  2. 彌陀鄉 http://lib.mituo.gov.tw/index01.html

  3. 保安車站 http://www.mobile01.com/waypointdetail.php?id=817


















Technorati 標籤: , , , , ,